用户 密码 验证码
书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名:蓟辽走廊
定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价:49.90
出版社名称: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
出 版  时 间:2015-08-30
作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者:《中国地理百科》丛书编委会 编著
开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本:16开
ISBN   编号:ISBN 978-7-5100-8849-0/K·0226
    
编辑推荐
•中国首套规模达到数百分册的地理科普丛书,范围无缝覆盖中国全境。打破传统认识上的行政区划的界线,从辽东湾西部的沿海平原地貌及多民族文化长廊角度,划分本书区域范围。 •记述中原百姓集体移民的“闯关东”历史事件。 •展示满、汉相互交融的历史进程。 •呈现辽代灿烂的礼佛文化;收录满汉遗存的手工艺术。 •形式新颖,文字精简而通俗,图片真实而精彩,这两者的交互使科普阅读变得生动有趣。
内容提要
“中国地理百科”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,并力求融“百科全书词典”的简洁准确,与“有图通俗读物”的生动有趣为一体,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,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。《蓟辽走廊》即围绕“关东南大门”——历史上通往关东的“傍海道”而展开,介绍了这条位于医巫闾山、松岭一线东南至辽东湾之间,地域覆盖辽宁葫芦岛、锦州、鞍山、沈阳的“海滨长廊”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文化。作为唯一一条由中原通向东北地区东部、地势较为平坦顺畅的通道,这里特殊的地理条件,使其不仅成为满、汉民族角逐争夺之地,还是古代流民百姓为躲避战祸而北上的首选之路,历史上著名的“闯关东”事件即在这里发生。与此同时,书中还介绍了这里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相得益彰、满汉文化交相辉映、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水乳交融的复杂历史。同时,辽代崇尚礼佛的文化遗留,蒙古族、朝鲜族、满族、锡伯族等多民族共存的浓郁风情,都有精彩呈现。
本书目录
前言
区域地貌示意图 1
关东南大门 2
一 自然地理
两大平原交会处 9 / 古沼泽地 10 / 海蚀冲积平原 10 / 绵长海岸线 11 /
基岩—砂砾质海岸 11 / 海退 13 / 两河口湿地 14 / 2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 14 /
西北向东南倾斜 15 / 辽西台陷 15 / 山海关—北镇古隆起 15 / 阜新—锦州断裂带 16 /
大青山—虹螺山成矿带 17 / 医巫闾山 17 / 松岭山脉余脉 19 / 岩溶地貌 19 /
锦州湾 20 / 六股河流域 20 / 大凌河 21 / 辽河中游 22 / 小凌河 22 / 女儿河 23 /
沿海盐碱滩地 23 / 草甸土 24 / 山地—沿海洪泛区 24 / 地震活跃区 25 /
建昌“脊梁” 25 / 大青山 26 / 大黑山 26 / 云山洞 27 / 佛指山冷暖洞 27 /
龙潭大峡谷 28 / 大凌河源 28 / 青龙河头 29 / 柏山清泉 29 / 宫山嘴水库 30 /
六股河冲积平原 30 / 绥中山地 31 / 冰沟大顶 32 / 平顶山 32 / 龙门山 32 / 妙峰岭 34 /
三女峰 34 / 花户小石林 35 / 永安堡盆地 35 / 将军湖 35 / 石河 36 / 王宝河 36 / 黑水河 37 /
狗河四温泉 37 / 绥中沿海平原 38 / 止锚湾 38 / 绥中十二礁 38 / 老黄顶 39 / 黑凤山 39 /
首山 40 / 九龙山 40 / 兴城怪石林 40 / 兴城河 41 / 烟台河 41 / 兴城温泉 42 /
六股河口湿地 42 / 兴城海滨 42 / 长山寺湾 43 / 菊花岛 44 / 小海山岛 44 / 台子山 45 /
龙背山 45 / 龟山岛 46 / 虹螺山 47 / 灵山 48 / 哑鹿沟洞 48 / 顺道沟溶洞 48 / 五里河 49 /
连山河 49 / 圣水泉 49 / 矿湖 50 / 连山湾 50 / 唐石砬子山 50 / 盘龙洞 51 / 暖泉 51 /
乌金塘水库 52 / 紫荆山 52 / 北普陀山 53 / 二郎洞山 53 / 大笔架山·海上“天桥” 54 /锦州盆地 54 / 两河交汇处 55 / 白沙湾 55 / 歪桃山 55 / 五顶山 58 / 茶山 58 / 翠岩山 58 /
牛心山 59 / 十三峰 60 / 百股河 60 / 二道河子 61 / 大凌河下游 61 / 老爷岭 61 /
义县盆地 62 / 松岭东翼丘陵地 62 / 两河冲积平原 63 / 大石湖 63 / 细河 64 /
凌河九曲 64 / 老龙口水库 64 / 大芦花山 65 / 双峰山 66 / 望海峰 66 / 西沙河 67 /
北镇大平原 67 / 大石棚 67 / 闾山大峡谷 68 / 新立湿地 68 / 芦花湖 68 / 大莲泡 69 /
小黑山 69 / 蛇盘山 69 / 绕阳河湿地 70 / 东沙河 70 / 羊肠河 70 / 莲花湖 72 / 龙湾水库 72 /
四方台—茨榆坨沙丘群 73 / 浑辽冲积低平原 73 / 珍珠湖—仙子湖湿地 74 / 蒲河 74 /
台安西北沙化区 75 / 大麦科湿地 75 / 辽河滩 75 / 小柳河 76 / 大明潭 76 / 三岔河 76 /
山地丘陵生境区 77 / 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 80 / 热河生物群 80 / 金刚山自然保护区 81 /
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 82 / 西平森林公园 83 / 辽西木化石 83 / 义县异木 83 / 古果 84 /
白狼山自然保护区 84 / 油松—栎类林落叶阔叶林 85 / 野生侧柏分布北限 85 /
沙生植被 85 / 油松 86 / 春榆 87 / 核桃楸 88 / 水曲柳 88 / 绥中软猕猴桃 88 /
野生山枣树 89 / 黄菠萝 90 / 锦带花 90 / 北乌头 90 / 碱蓬草 91 / 中华神州鸟 91 /
隐居森林翼龙 92 / 锦州龙 92 / 候鸟迁徙“中转站” 93 / 赤麻鸭 93 / 苍鹭 94 / 黑鹳 95 /
大天鹅·小天鹅 95 / 石鸡 95 / 绿翅鸭 96 / 穿睛鲫 96 / 刀鲚鱼 97 / 文昌鱼 97 /
中华绒螯蟹 97 / 刺参 98 / 杂色蛤 98 / 锦州赤贝 99 / 硅藻 99 / 吻沙蚕 99
二 经济地理
农耕与游牧 103 / 旱田 103 / 官马牧养 104 / 制盐 105 / 沿海滩涂养殖 106 /
道光廿五工艺 106 / 边市 107 / 傍海道东段 108 / 辽西驿路 108 / 张荒地古渡 109 /
魏塔线 109 / 锦州港 110 / 葫芦岛港 111 / 绥中油田 111 / 连山钼矿 112 / 闾山花岗岩 113 /
锦州膨润土 113 / 生生果园 113 / 板石沟大枣 114 / 绥中白梨 115 / 北镇鸭梨 115 /
银白杏 116 / 建昌黄芩 116 / 黑山花生 117 / 绥中板栗 117 / 西佛大葱 117 /
葫芦岛四大海鲜 118 / 绥中草编 118 / 锦州满绣 118 / 玛瑙雕刻 119 / 北镇熏猪蹄 119 /
沟帮子烧鸡 120 / 虹螺岘干豆腐 120 / 锦州小菜 121
三 历史地理
屠何族 125 / 俞人 125 / 濊貊族 125 / 乌桓族 126 / 慕容鲜卑 126 / 胡汉交融地 127 /
闯关东陆路通道 128 / 契丹人广建塔寺 129 / 辽圣宗设隰州 130 / 宁远大捷 130 /一片石大战 130 / 塔山阻击战 131 / 辽西郡 131 / 险渎 132 / 辽西省 132 /
辽西红山文化 133 / 黄山果园遗址 133 / 沙锅屯遗址 134 / 山河营子遗址 134 /
小荒地山城 135 / 乌金塘青铜短剑墓 135 / 辽代帝王陵墓群 136 / 碣石秦汉遗址群 137 /
辽河西长城 138 / 九门口水上长城 139 / 三台子烽火台 142 / 柳条边 142 / 镇静堡城 143 /
兴城古城 144 / 前所城 145 / 李成梁石坊 145 / 锦州权杖 146 / 关氏世传碑 146
四 文化地理
多民族聚居 151 / 辽西满族 151 / 锡伯族 152 / 小河口义乌兵后裔 153 / 窝堡安居 153 /
囤顶房屋 153 / 张老道家宅 154 / 杏仁小米粥 155 / 兴城全羊席 155 / 辽西火锅 155 /
大张酥火勺 156 / 落草·踩生 156 / 请大安·请小安 156 / “拜影”祭祖 157 /
白衣观音崇拜 157 / 义县萨满仪式 158 / 宝林楼 159 / 三清阁 160 / 锦州天后宫 160 /
北镇山神庙 161 / 崇兴寺双塔 161 / 万佛堂石窟 163 / 奉国寺 163 / 明性寺 163 /
绥中斜塔 165 / 闾阳清真寺 166 / 黑山天主教堂 167 / 正月十五摸狮子 167 / 添仓节 168 /
辽西灯会秧歌 168 / 绥中霸王鞭 169 / 古塔回民舞狮 169 / 建昌大鼓 169 / 陈派评书 170 /
医巫闾山满族剪纸 170 / 辽西木偶戏 171 / 锦州皮影 171 / 西路二人转 172 / 竹马舞 172 /
九龙十八会 173 / 新立屯关帝庙会 173 / 兴城海会 174 / 慕容廆 174 / 萧绰 174 / 贺钦 175 /
朱梅 175 / 袁崇焕 176 / 马人望 177 / 耶律楚材 177 / 张瑨 178 / 刘春烺 178 / 萧军 179
图片提供:
特约摄影:黄旭

CFP/FOTOE: P4, 27, 78, 82, 112, 160, 162图
安保权/FOTOE: 封面, 书脊, 封底, 扉页, P2, 6, 10, 12, 15, 17, 18, 19, 20, 21, 24, 26, 28, 31, 33, 34, 36, 44, 46, 50, 52, 53, 54, 55, 56, 59, 60, 63, 64, 65, 66, 71, 72, 77, 80, 86, 104, 106, 111, 114, 115, 121, 122, 128, 129, 134, 139, 140, 146, 152, 159, 161, 162, 163, 165, 166, 178, 179图
陈巧瑜/FOTOE: P99图
单晓刚/CTPphoto/FOTOE: P100图
傅光/FOTOE: P81图
黄旭/FOTOE: 封面, 封底, P11, 12, 24, 26, 29, 30, 32, 35, 37, 39, 40, 41, 43, 44, 45, 48, 49, 51, 59, 60, 61, 62, 64, 65, 66, 67, 69, 71, 74, 76, 81, 83, 84, 87, 89, 90, 91, 92, 93, 96, 98, 99, 103, 107, 109, 112, 113, 114, 116, 117, 118, 119, 120, 121, 127, 131, 133, 135, 136, 137, 142, 143, 146, 148, 154, 155, 157, 158, 165, 166, 167, 170, 172, 173, 176, 177图
李军朝/FOTOE: P95图
李胜利/FOTOE: P43图
罗哲文/FOTOE: P164图
聂鸣/FOTOE: P4, 145图
人民图片/FOTOE: 封底, P4, 39, 83, 84, 94, 171图
苏林发: P108图
谭亮/FOTOE: P144, 147图
田靖力/FOTOE: 封面, P12, 53, 81, 110图
王琼/FOTOE: P88图
王祥东/FOTOE: P106图
谢光辉/CTPphoto/FOTOE: P144, 160, 164图
徐美夏/READFOTO/FOTOE: P12图
阎建华/FOTOE: P9图
杨兴斌/FOTOE: P81图
尤亚辉/FOTOE: P94图
张奋泉/FOTOE: P144图
赵玉明/FOTOE: P141图
郑立山/FOTOE: P12图
书评
A 看到这本书,首先是被它的封面吸引住,首先是底部一张大图,画面呈现的是辽阔的丘陵平原,从近处的葱郁植被渐变到远方的灰色荒丘,中间一片淡蓝色湖泊,视野宏大,色彩层次丰富。大图与书名之间点缀了十来张小图,有花、鸟、皮影、古剑、古塔、地貌轮廓图等,传达的信息非常多,你可能不熟悉这个地方,但从这些图片大概就了解到这个地方主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。 一张封面就包含了这么多要素,让人有一种找到线索想要继续寻宝的冲动。带着这种期待翻开书,首先,纸张质量不错,排版风格简洁利落,细节讲究,搭配的图片真实而精彩。内容上,全书分成了自然地理、经济地理、历史地理、文化地理几个章节,丰富、精致又不失深度,读完该书,读者应该就可以对这个地方有一个更好的了解。 总之,从装帧到内容,这套书都值得入手。 B 一看《蓟辽走廊》封面,书名起得挺有意思。“走廊”一词概括出这里狭长的地形,而“蓟辽”两字就准确说出走廊连接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。妙处还不止于此,翻开书中的综述看,这里的行政划分有它的独特之处,包括有辽宁葫芦岛的龙港、连山、南票、兴城、绥中、建昌,锦州的太和、古塔、凌河、北镇、黑山、义县,以及鞍山的台安和沈阳的辽中等县区,这片区域竟然与蓟辽走廊的地势不谋而合——西北有燕山山脉东部和松岭山脉组成的低山丘陵区,松岭山脉以南有沿海的辽西走廊海蚀冲积平原,平原往东北有医巫闾山地区,过了医巫闾山就是辽河中游平原地区,如果从文字上还不能理解的话,只需要看书中的区域地貌示意图,蓟辽走廊的地势就一目了然。 其实以上提到的内容只是该书的铺垫,如果细心阅读书中的自然地理章,也许会觉得曾经到蓟辽走廊兜了一转。自然地理章用了90多个科普小短文,写出了当地地质、地貌形成的原理,以及各种自然生活在这里活动的状况,正如书的前言所说,这本书真正写出了“一方水土”。自然地理章的后面三章,则分为经济、历史和文化3部分,从而写出了“一方人”。从这3章可以知道蓟辽走廊是以什么经济产业起家,也会认识到这条走廊在历史上发生过大事件,当地人又是在这些历史波澜形成什么样的文化,这些问题会在辽西驿路、锦州满绣、慕容鲜卑、宁远大捷、辽西满族、兴城海会等词条得以解答。 或者文字内容读下去会有一种枯燥味,书中大大小小的配图才是引人注目之处。每章开头总会有幅总图,总图之后就是各种带有注释的小图,这些图片皆是图文并茂,图与图之间又有精巧的布局设计,其中最独具匠心的是具体的实图通常会伴有地势图,这使读者在看到当地的自然风光之外,还领略到该处的地理意义。至于后面的人文配图就更加贴近地情,各种特色建筑、人物、装饰和美食一一展现眼前,令读者看后真有一种去当地旅游的冲动。 《蓟辽走廊》说是一本地理书,实际上是一本百科全书,本着科普的性质,挖掘了古老关东南大门的点点滴滴,让人们了解到中国除了河西走廊之外,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蓟辽走廊,在这里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地情,而是背后较为深厚的历史,从地理看历史,又从历史看社会,也许这就是该书的出版的初衷。 C 作为一个对明史感兴趣的人,看到“蓟辽走廊”几个字时就忍不住点开看,这里可是明末蓟辽督师袁崇焕打败后金努尔哈赤的地方啊,看了简介,内容图片都很丰富,尤其特别的是,对于在蓟辽发生的历史事件能提供一个自然和地理上的分析角度,叙述视角很独特 知道清代以来“闯关东”的人不少,然而却鲜有人知,历史上通达关东广大腹地的主要陆路通道,实际包括古北口道、卢龙道、傍海道。由这三条通道所夹部分及近陆海域组成的地带,则称为蓟辽走廊,被视作“关东南大门”。 D 《蓟辽走廊》一书,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这片土地,是如何从地质史上的古沼泽地变成现今沃野千里的辽河平原,从自然地理到经济、历史、文化,多层次、全方位对此进行了分析,内容可谓鞭辟入里。几百张高质量图片,更是让人们对蓟辽走廊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认知。必须点赞!
封面
内页摘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