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 密码 验证码
  1980年1月11日,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作业时,发现一头白鳍豚误入浅水区,便用渔船堵住浅水区出口处,后用铁钩将白鳍豚从水中钩起,并立即报告了当地水产部门。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获悉后连夜赶去,次日将白鳍豚运回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内。通过测量,这条白鳍豚体长1.47米,体重36.5公斤,估计年龄约2岁。
  由于渔民用的铁钩在白鳍豚颈背部钩出了两个直径4厘米、深8厘米、内部连通的洞,一星期后,伤口感染严重,白鳍豚奄奄一息。经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,特别是采用了特制的“背心”和云南白药,经过4个多月的救治,白鳍豚的伤口逐渐愈合,伤势得到控制,并且逐渐恢复了健康。
  1980年1月11日,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作业时,发现一头白鳍豚误入浅水区,便用渔船堵住浅水区出口处,后用铁钩将白鳍豚从水中钩起,并立即报告了当地水产部门。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获悉后连夜赶去,次日将白鳍豚运回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内。通过测量,这条白鳍豚体长1.47米,体重36.5公斤,估计年龄约2岁。
  由于渔民用的铁钩在白鳍豚颈背部钩出了两个直径4厘米、深8厘米、内部连通的洞,一星期后,伤口感染严重,白鳍豚奄奄一息。经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,特别是采用了特制的“背心”和云南白药,经过4个多月的救治,白鳍豚的伤口逐渐愈合,伤势得到控制,并且逐渐恢复了健康。
  白鳍豚伤势恢复后,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、著名鱼类学家、中科院院士伍献文教授和当时的副所长胡鸿钧教授将它命名为“淇淇”。这个名字有着三个方面的含义:一是“淇”与“珍奇”、“稀奇”的“奇”谐音,有珍奇的意思;二是“淇”含有三点水,即有水中动物的意思;三是“淇”与白鳍豚的“鳍”字谐音。
  几乎在“淇淇”进入婚配年龄的同时,为“淇淇”寻求配偶的工作就已经展开。1986年3月,饲养人员成功为“淇淇”找到一位佳丽——一头尚未成熟的名叫“珍珍”的雌性白鳍豚。“珍珍”与“淇淇”相伴整整两年半,差不多就要完婚时,因患肺炎,于1988年9月离“淇淇”而去了。从那以后,饲养人员进行过多次为“淇淇”寻求伴侣的努力。然而,受经费短缺所限,活体捕捉白鳍豚的条件和技术未能改善和提高,加上野外白鳍豚的数量越来越少,一直未能给“淇淇”寻求到一位伴侣。
  尽管“淇淇”过着独身生活,但在饲养人员的安排下,“淇淇”的生活一直很有规律。“淇淇”一日三餐,每天吃掉约10公斤的活鱼。“淇淇”每天还接受训练员给它规定的训练任务,并完成各种科学实验。而每个月要对“淇淇”进行一次例行的健康检查。抽血化验血相、测量体温、检查皮肤是否有水霉病、做心电图等等。有时还根据情况抽取胃液进行化验。若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,会在“淇淇”吃的鱼中添加维生素、抗菌素或微量元素及营养药物等。
  “淇淇”是世界上第一头人工饲养成功的白鳍豚,也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头生活在饲养条件下的白鳍豚。“淇淇”的存活是一个奇迹。它曾屡次病重,但最终都能够好起来。社会各界、世界各地关心白鳍豚的人们纷纷前来参观“淇淇”,并通过“淇淇”来了解整个白鳍豚的现状、探讨保护白鳍豚的对策。“淇淇”也成为了无数关心大自然的孩子们的朋友,他们定期来看望“淇淇”、搜集有关“淇淇”的各种资料和报道、注视“淇淇”的一举一动。
  然而,2002年7月14日这一天,“淇淇”在白鳍豚馆里安静去世,生物学家和医学专家认定25岁的“淇淇”属于高寿自然死亡。7月15日,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“淇淇”制成标本。
  如今,白鳍豚已处于灭绝边缘。自从“淇淇”去世后,中国科学家再也找不到可以研究的对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