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 密码 验证码
  高甲戏又名“弋甲戏”、“九角戏”、“大班”、“土班”,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、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,曾遍布于晋江、泉州、厦门、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,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。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、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。
  剧目分为“大气戏”(宫廷戏和武戏)、“绣房戏”和“丑旦戏”三类,以武戏、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,生旦戏较少。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,大半来自京戏、木偶戏和布袋戏,小部分是吸收梨园戏的,还有一些是艺人根据历史小说和民间传说编而创作的。角色原来只有生、旦、丑,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、贴、外、末和北(净)、杂二色,俗称“九角戏”。表演艺术部分来自梨园戏和木偶戏,部分来自弋阳腔、徽戏和京剧。初期节目没有固定的脚本,可以演员按剧情顺口溜。唱做也较自由,没有一定的台位,演出时...
  高甲戏又名“弋甲戏”、“九角戏”、“大班”、“土班”,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、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,曾遍布于晋江、泉州、厦门、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,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。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、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。
  剧目分为“大气戏”(宫廷戏和武戏)、“绣房戏”和“丑旦戏”三类,以武戏、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,生旦戏较少。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,大半来自京戏、木偶戏和布袋戏,小部分是吸收梨园戏的,还有一些是艺人根据历史小说和民间传说编而创作的。角色原来只有生、旦、丑,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、贴、外、末和北(净)、杂二色,俗称“九角戏”。表演艺术部分来自梨园戏和木偶戏,部分来自弋阳腔、徽戏和京剧。初期节目没有固定的脚本,可以演员按剧情顺口溜。唱做也较自由,没有一定的台位,演出时间可长可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