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 密码 验证码
  滇戏是云南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剧种。清康乾年间,云南已有10多个戏班。乾隆年间,云南已有可进京演贡戏的演员。
  滇戏的丝弦、胡琴、襄阳三大声腔和一些杂调,都来源于省外传入的戏曲声腔。三种声腔,传人云南后,结合云南的方言语音和风土人情、民间音乐,逐步形成了滇戏的三大声腔。根据罗养儒先生的回忆笔记,1821年到1850年,昆明有永泰、福寿、洪升3个滇戏班子。由此可知,在1821年以前,滇戏已经形成。
  滇戏的发展,已经历了清代、辛亥革命时期、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个阶段。清代,是滇戏孕育、形成发展到逐步兴盛的时期,继前边提到的3个滇戏班子之后,又出现了泰洪、庆寿、福升等戏班,曲靖地区也出现了玉林班。到了光绪年间,滇戏已经比较兴盛,不仅有了职业戏班,农村中的一些业余滇戏班子也纷纷成立。
  滇戏是云南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剧种。清康乾年间,云南已有10多个戏班。乾隆年间,云南已有可进京演贡戏的演员。
  滇戏的丝弦、胡琴、襄阳三大声腔和一些杂调,都来源于省外传入的戏曲声腔。三种声腔,传人云南后,结合云南的方言语音和风土人情、民间音乐,逐步形成了滇戏的三大声腔。根据罗养儒先生的回忆笔记,1821年到1850年,昆明有永泰、福寿、洪升3个滇戏班子。由此可知,在1821年以前,滇戏已经形成。
  滇戏的发展,已经历了清代、辛亥革命时期、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个阶段。清代,是滇戏孕育、形成发展到逐步兴盛的时期,继前边提到的3个滇戏班子之后,又出现了泰洪、庆寿、福升等戏班,曲靖地区也出现了玉林班。到了光绪年间,滇戏已经比较兴盛,不仅有了职业戏班,农村中的一些业余滇戏班子也纷纷成立。
  官渡区牛街庄地处昆明城东八公里,是昆明近郊一个有名的村子。旧时,这里四围良田,阡陌纵横,村子西面是一片茂密的翠竹林,南边有一片桃林,蜿蜒清澈的白沙河水环村而过,滋润着这里的土地。过去出滇的“通京大道”和村子相连,省外来滇的商贾源源而至,给此地的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。在经济得到发展,物质生活有所改善之后,人们自然就要寻求精神上的追求。此时,已经在全省兴盛起来的滇戏艺术自然就和这里的人们接了缘。那时昆明近郊的唱灯、演戏的班子在官渡区就有上百个,牛街庄戏班可算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。从那时起,这里就汇聚了邱红元、张容、张文斌、张德元等几代滇戏老艺人,凭着他们对滇戏的热爱,勤学苦练、博采众家之长,在自身技艺达到了一定高度的同时,还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后辈子孙。他们还把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爱好滇戏的村民,使牛街庄的滇戏艺术得以延续至今。
  ……
  图文/杨红文
  (需要详细文字说明请联系FOTOE)